加强交通建设 完善路网布局
发布时间:2007-10-26 19:03:00
我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全面加强基础产业”的发展要求,交通作为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必须作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型产业发展的平台和重要方面进行规划和布局。
328.3公里 ,每百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拥有铁路0.38公里 。
656.5公里 。
14617公里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拥有公路16.8公里 ,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98.4公里 。全市共有等级公路12852公里 ,等外路1765公里 ,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232公里 ,占1.8%;一级公路71公里 ,占0.6%;二级公路1157公里 ,占9%;三级公路3572公里 ,占27.8%;四级公路7820公里 ,占60.8%。等外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2%。全市共有国道868公里 ,省道1092公里 ,旗道2505公里 ,乡道4355公里 ,专用公路734公里 ,村道5063公里 。
468公里 ,总输气能力11.56亿立方米/年。
16.7公里 ,平均增速1%;公路里程增长不足2500公里 ,平均增速4.5%。
1000公里 以上。
37公里 ,缩短我市到呼市及以东地区的距离,避开车辆进入包头市区的干扰,完善北出口。
30公里 ,打通东出口。
230公里 ,为乌审煤田开发及纳林河工业园区建设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增加南出口。
18公里 公路为高速公路,新建敖勒召其至银川高速公路104公里 ,畅通西出口。
160公里 ,沟通两大工业园区,促进上海庙煤田开发。
130公里 ,形成鄂前旗与市府的便捷通道。
400公里 重载高速公路,形成沿河公路主动脉。
228公里 高速公路、察汗淖至敖勒召其180公里 一级公路,形成西四旗南北向通道。
17000公里 以上,其中高速公路500公里 以上,一级公路500公里 以上。
9亿立方米 /年,长庆至乌海至临河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4.35亿立方米/年。
一、交通运输现状
经过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建设,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管道相接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铁路运输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全市共有铁路5条,即(北)京包(头)兰(州)铁路三盛公黄河大桥至新地段、包(头)神(木)铁路、大(同)准(格尔)铁路、准(格尔)东(胜)铁路、蒙西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总营运里程
已有铁路中,京包兰铁路为我国铁路主干线,东起北京,经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于甘肃省兰州市与陇海铁路相接,该铁路途经我市境内地段(三盛公黄河大桥至新地)虽然较短,但通过该铁路,联接全国各地,四通八达;大准及准东铁路一期工程东西相连,向东经大秦线可直达秦皇岛港;包神铁路北与京包线相连,向东可经京包、大秦线至秦皇岛或经京包、集通线到华北、东北,南与神朔、神延铁路相连,可经神朔、朔黄铁路到达黄骅港或经神延、西延铁路到达西安及以远地区;蒙西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自京包兰铁路的乌海北站和碱柜站接轨,向西可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向东可经京包、集通抵北京及东北,经大秦线至秦皇岛。
目前在建的铁路有:呼(和浩特)准(格尔)铁路、东(胜)乌(海)铁路、准(格尔)东(胜)铁路二期、包(头)西(安)铁路包神段、包(头)神(木)铁路复线东胜至石圪台、伊泰酸刺沟煤矿运煤专线,我市境内建设里程
在建铁路中,呼准铁路南接准东线周家湾站,向北过黄河,经托县、土左旗,北接呼和浩特西站,进入京包线;东乌铁路东起东胜煤田淖尔壕装车站,向西与包神铁路在沙沙圪台站连接后,经伊旗、乌审旗、鄂旗,终点至石嘴山车站,与包兰铁路接轨;准东铁路二期工程虎石至准格尔召段为准东铁路一期工程的延伸线,可将东乌铁路和大准铁路连接起来;包西铁路包神段北起包头站,与京包线相连,向南接入陕西省大保当站,与神延线相连;伊泰酸刺沟煤矿运煤专线起自准东一期周家湾站,终点为酸刺沟煤矿装车站,向北可经呼准铁路接入京包线,或向东经大准铁路接入大秦线至秦皇岛。
(二)公路运输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东胜为中心,以109、210国道和五条自治区干线(省道S103、S214、S215、S216、S313)为骨架,以各旗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交通网。
截止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
目前在建的公路主要有:国道109线大饭铺至东胜段高速公路、国道109线察汗淖至棋盘井段、国道109线东胜至察汗淖段、树林召至包头东兴公路(黄河特大桥)、薛家湾至魏家峁公路等。
(三)管道运输
目前我市共有长庆至呼市及大牛地至杭锦旗两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市内总里程
二、目前交通运输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近年来在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交通总量不足,综合运输能力差
到2005年底,鄂尔多斯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9%,而铁路仅占全国铁路的0.4%,公路仅占全国公路的0.15%;鄂尔多斯市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3%,而铁路只占全区铁路的4.1%,公路占全区公路的18.5%;铁路的能力利用率达到83%,公路至今尚未形成一条横跨东西的高等级公路大通道;铁路、公路路网密度小,未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路网。
(二)交通道路等级低、质量差
铁路多为地方或工企级,公路中二级及以上等级仅占总里程的10.2%,高级、次高级路面仅占总里程的34.5%,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公路坡陡弯急,晴通雨阻,缺桥少涵,通行能力极低。
(三)交通基础设施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
在“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GDP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而交通基础设施增长相对缓慢,铁路营运里程仅增长
三、加快交通建设,完善路网布局
为解决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状况,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了今后我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交通业,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充分贯彻我市建立“大交通”战略精神,优化路网布局和提高技术等级,把我市建成连接晋陕宁的重要交通枢纽,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为此,今后我市交通网络建设的重点是:
(一)铁路建设
根据我市资源、产业布局特点及产品流向、流量,按照“打造主干线、服务核心区”的原则,重点建设以下铁路,形成“三横四纵”铁路网络。
1、新建包西铁路通道包神段双线工程,远景输送能力将达到1亿吨/年;同时将神华包神铁路全线增建复线,输送能力达到4300万吨/年,该四条线将成为我市南北铁路主通道(一纵)。
2、将准东铁路二期工程提高标准(按国铁I级),输送能力提高到6000万吨/年,并建设准东重车线(虎石至周家湾);大准铁路增建复线,输送能力达到2.19亿吨/年;东乌铁路增建复线,输送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上述线路将成为我市东西主通道(一横)。
3、新建准朔铁路,输送能力5000万吨/年;新建新街至嘎鲁图铁路,输送能力2000万吨/年;新建红进塔至新街铁路,输送能力3000万吨/年。上述铁路将构成我市东西向又一通道(二横)。
4、新建塔然高勒矿区经高头窑至关碾房铁路,输送能力2200万吨/年;新建关碾房经王爱召、乌兰格尔煤田至呼准线何家塔铁路,输送能力2000万吨/年,并将此线进一步向东延伸到与大准铁路接轨。上述铁路将构成我市另一东西向通道(三横)。
5、将呼准铁路增建复线,输送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新建酸刺沟煤矿专用线大饭铺站至马栅铁路,输送能力2500万吨/年。上述铁路将构成我市南北向的一个通道(二纵)。
6、新建乌拉山经塔然高勒、浩勒报吉、嘎鲁图、纳林河至靖边铁路,输送能力2000万吨/年,该线路为我市又一南北铁路通道(三纵)。
7、新建棋盘井至上海庙铁路,并进一步向南延伸到宁夏宁东煤田与太银铁路接轨,输送能力2000万吨/年;新建棋盘井至碱柜铁路,输送能力1000万吨/年。上述铁路构成我市另一南北通道(四纵)。
8、铁路专用线。根据煤田矿区及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酸刺沟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矿、窑沟矿区、铜匠川矿区、塔然高勒矿区、呼吉尔图矿区、上海庙矿区铁路专用线。
到2010年,铁路总里程达到
(二)公路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等级的同时,加强旗乡公路建设,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
1、新建关碾房至包头沙尔沁高速公路
2、新建大饭铺至十七沟(蒙晋边界)高速公路,我市境内
3、新建新街至嘎鲁图再至靖边高速或一级公路
4、改造棋盘井至乌海段
5、新建上海庙至棋盘井一级公路
6、新建敖勒召其镇经昂素至陶利镇一级公路
7、改建大路工业园区至巨合滩公路为高速公路,新建巨合滩至独贵特拉再至巴拉贡
8、新建独贵特拉经锡尼镇至察汗什巴图
9、此外,加强乡村公路建设。
到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
(三)民航方面
重点完成鄂尔多斯飞机场建设。
(四)管道方面
重点建设长庆—蒙西、长庆—乌海—临河天然气管道工程及鄂尔多斯至京唐港化学液体管道工程。
通过积极努力,在未来的几年内构建起鄂尔多斯市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优势互补、互连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完善的“大通道”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的设施保障。
四、运输能力分析
(一)出市
随着呼准铁路(新增2670万吨/年)、大准复线(新增17400万吨/年)和包西(新包神)线(新增4710万吨/年)、神华包神复线(新增2100万吨/年)、准朔铁路(新增5000万吨/年)的建设,预计到2010年铁路新增出市运输能力31880万吨/年。此外,呼鄂高速公路等的建成将新增出市外运能力2500万吨/年,所以公路、铁路共新增运力34380万吨/年。预测到2010年我市出市运输能力将达到47300万吨/年。
管道方面长庆至蒙西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
(二)出区
如果到2010年大秦线再次扩能改造,其运能将由目前的2亿吨提高到4亿吨,新增2亿吨,我市占用新增运能以40%计算(山西占用60%),可新增出区运输能力8000万吨;考虑神朔-朔黄线扩能改造,其运能将由目前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新增5000万吨,我市占用新增运能以40%计算(陕西占用60%),可新增运能2000万吨;京包线电气化改造后,将新增能力3000万吨,由于其货运量主要来自我市,按80%计算,可新增出区外运能力2400万吨,上述铁路建成后,我市可新增煤炭出区运输能力12400万吨。由上可预测,到2010年我市煤炭等货物出区运输能力将达到21400万吨。
管道方面鄂尔多斯至京唐港液体管道输送能力为1500万吨/年。
五、保障措施
(一)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广泛筹集建设资金。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补助;二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市内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入建设领域,广泛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外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争取国内银行贷款,有计划地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以此筹集建设资金。
(二)加强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
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是保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科学、合理、高效、可靠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必须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交通建设中长期规划,并扎扎实实推进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储备,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优化环境,加强管理
要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市直有关部门及各旗区要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对项目分类实行审批、核准、备案制,进一步落实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切实搞好土地利用、矿藏压覆、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促进交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交通科 张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