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鄂尔多斯天气:
       
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07-10-26 19:18:56
   
为了切实掌握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科技局和市政府信息办,赴全市有关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成长机制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了对今后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对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西移的机遇,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实现了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位居自治区首列,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与此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进行资源深度转化和加工,形成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市目前拥有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2006年,鄂尔多斯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达66.93亿元,比上年增长32.9%,是“十五”初期的7.3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66%。 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到47.16亿元,实现利税6.7亿元,出口创汇1990万美元。高新技术园区、基地的建立,成为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的平台。通过园区、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其中博士19人,硕士45人,人才结构层次明显提升;大专以上学历3499人,占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总数33.81%,中高级以上职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0.43%。园区、基地既是人才聚集的高地,同时也是高科技成果引进实施的沃土。2006年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共承担科技项目93项,其中研发项目64项,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4448万元,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8984万元。用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983万元,技术引进经费支出668万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333万元,购买技术支出1562万元。高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再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7项。

(一)培育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国家、自治区高新技术项目,鄂尔多斯市已初步在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治理等领域有所发展,并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新材料产业:自2001年科技部把鄂尔多斯市列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以来,新材料产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98%以上。确定了以绒纺、化工、能源、建材等作为地区特色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市有新材料及特色材料规模以上企业4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全市1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6家为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到2006年底,全市共实施国家、自治区高新技术项目112项,其中新材料项目占到80%以上。新材料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亿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伊泰药业有限公司、新威远生化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骨干企业,依托丰富的甘草、有毒灌草、麻黄、玉米等药材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装备,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目前,开发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有甘草提取物系列保健药品、心脏血管类药品、阿维菌素等,居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加快重点中药品种的中蒙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形成种植、提取、加工、成药等较完备的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中、蒙药现代化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鄂尔多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依托鄂绒集团、蒙西集团、准旗华胜洁康责任有限公司等节能环保企业重点围绕开发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膜法、活性碳、微过滤法等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除尘除硫技术,城市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和发电等设备,积极研制各种混凝剂、絮凝剂、稳定剂等环保材料;大力扶持工业、医疗废弃物及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产业,净化空气、水质、绿化环境等环保服务业进行发展。

生态治理产业:在生态建设上,我们大力扶持和培育与生态建设相关的高技术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在鄂尔多斯市实施速生丰产林项目的企业主要有海南大金源、上海新高潮、北京大地桥公司,总规模150万亩;进行饲草料加工的主要有华森草业公司、大谷草业公司、赛乌素草业公司、欣欣颗粒饲料、通九饲料公司等7家企业,总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搞沙柳加工的主要有东达集团、宏业公司、天骄公司;从事甘草加工的主要有伊泰生物高科有限公司;加工枸杞主要有晨鹤公司等等。这些项目与农牧民利益紧密结合,逆向拉动了农牧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新能源产业:依托神化、伊泰煤炭液化项目,加快煤直接液化、气化,煤制甲醇、超纯煤、超纯油水煤浆等项目的开发及产业化,实现传统煤炭深度加工。依托内蒙古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三维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泽矿业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星星能源有限公司、久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蒙大新能源化工公司等利用丰富的煤、天然气资源,开发甲醇、二甲醚、煤烃、甲醛等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进一步生产石油能源替代品。依托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乌审召生物热电厂、纳日节能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利用风能、生物能、太阳能资源,引进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利用技术,研制生产太阳能设备,推广用风力发电、生物能发电、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及系统。同时探索利用农作物秸秆转化的生物制取沼气等新能源。

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信息化建设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业务普遍开展,信息服务整体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和完善。信息化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电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止2006年底,电信基础网络已基本覆盖所有旗县、乡镇苏木和行政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8.9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2.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4.95%,与上年相比增长4.27%;行政村通话数7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有线
附件: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477-8588066
办公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党政大楼B座10楼
网站标识码:1506000061        备案/许可证号: 蒙ICP备09000939号-3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