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鄂尔多斯天气:
       
鄂尔多斯市“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8-01 14:39:00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2
  第一节 发展成效 2
  第二节 存在问题 4
  第三节 面临形势 5
  第二章 总体要求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7
  第三节 总体定位 8
  第四节 发展目标 9
  第三章 空间布局 10
  第四章 主要任务 13
  第一节 加快物流枢纽建设  促进枢纽经济跨越发展 13
  第二节 完善物流通道体系  推进通道经济快速发展 14
  第三节 推进物流数字转型  实现智慧物流创新发展 18
  第四节 坚持绿色低碳环保  引领绿色物流提速发展 19
  第五节 发挥物流联动效应  强化物流与产业的融合 20
  第六节 努力抓好国际物流  建设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22
  第七节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聚力融入双循环新格局 24
  第五章 重点工程 25
  第一节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5
  第二节 推进物流区域协同工程  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 28
  第三节 全力打造多式联运工程  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30
  第四节 大力培育智慧物流工程  催生物流发展的新动能 32
  第五节 努力推动绿色物流工程  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3
  第六节 全面推进城乡配送工程  完善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35
  第七节 加速推动冷链物流工程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37
  第八节 加快建设应急物流工程  增强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39
  第九节 开展产业物流提质工程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40
  第十节 推进物流企业培育工程  提升物流发展内生动力 43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4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4
  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 44
  第三节 规范市场秩序 45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45
  第五节 做好人才培养 46
  附图1:鄂尔多斯市物流总体定位图 47
  附图2:鄂尔多斯市物流空间布局图 48
  附图3:鄂尔多斯市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代物流体系图 49
 

 

  

 

 

  

  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对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物流园区布局逐步完善,物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提高,被列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十三五”末,物流业增加值实现271.9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了约20%;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19.5%,占GDP的比重7.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全国高3.6个百分点,较全区高0.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额完成7554.8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了约29%;社会物流总费用完成568.2亿元,占GDP的比重16.1%,较全区低0.5个百分点。完成货运量6.2亿吨,其中铁路货运量3.8亿吨,公路货运量2.4亿吨,民航货运量0.5万吨。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新增铁路营业里程753公里,全市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2660公里,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路网密度为全国路网密度的2倍。现有包神、包西、呼准鄂、准朔、浩吉等干线铁路15条,专支线40余条,基本形成“四横五纵一环”的铁路骨干网络。新增公路里程5113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884公里,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全区第一。基本形成以东胜为中心,包茂、荣乌高速公路和109、210国道、沿黄高等级公路为主网架,连接各省道和各旗乡公路干支结合的公路运输网络。管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已运行石油天然气管道14条,在建石油天然气管道1条,全市管道总里程达2630公里。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鄂尔多斯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基本形成铁路、公路、管道、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物流通道体系。
  物流园区布局逐步完善。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设16个物流园区,投资近400亿元,物流类型涵盖危化品运输、普货干线、仓储物流、装卸搬运、快递速运等。以札萨克物流园区、伊金霍洛旗煤炭物流园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为主体的现代物流片区快速发展。其中,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和札萨克物流园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作为自治区级重点产业园区,曾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物流)集聚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物流园区整体呈现出龙头引领、功能互补的新局面。
  物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全市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企业达1561户。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企业较“十三五”初增加19户,达到163户。物流市场主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4.6亿元,快递业务揽派总量达1.1亿件,同比增长45%,国内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在市、县网点覆盖率达100%。从事冷链物流、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始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物流发展尚不均衡。产业间物流发展不平衡,物流设施集中服务于煤炭行业,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物流设施较为欠缺;物流流向、流量不平衡,回空问题突出;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乡村物流发展滞后,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尚待完善;东西部物流发展不均衡,物流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物流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我市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加强,中高端供给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大物流”市场观念尚未形成,物流集聚联动发展效应不明显;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物流创新能力不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仍不充分。
  物流智慧绿色水平有待提升。智慧物流园、无接触物流、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智慧物流新技术和新模式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循环包装、托盘共用、逆向物流等绿色物流设施设备和运营模式也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本土物流企业实力仍然较弱。本土物流企业“小、散、弱”的特点突出,3A级以上(含3A级)物流企业仅4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尚为空白。物流企业的思想理念有待转变、业务范围有待扩张、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第三节 面临形势
  当前,国内外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流发展也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鄂尔多斯市要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稳中求进、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面临的机遇。“十四五”是鄂尔多斯市物流发展进入规模快速扩张与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一是多重政策利好叠加为物流发展提供新契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规划政策陆续出台,充分肯定了鄂尔多斯市在物流枢纽布局的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为我市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二是持续释放的物流需求为物流发展提供新空间。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迅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将稳步增长。农牧业现代化使得大宗农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便利化、高品质、安全性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建立更加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物流配送体系具有广阔的市场基础。三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为物流发展提供新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和加速迭代,助力打造智慧绿色平安综合运输体系。现代产业体系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深入推进,为鄂尔多斯市物流组织方式深刻变革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四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物流发展提供新理念。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经济强市,要牢牢抓住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推动物流体系向以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向转变,以新理念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面临的挑战。从国际看,物流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对国际经贸格局和产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国际流通体系遭受重创,国际物流通道受阻严重,给全球供应链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从国内看,碳达峰下绿色物流发展形势紧迫。“十四五”将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鄂尔多斯市主要以生产性物流为主,碳达峰任务重、压力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需设立科学的物流碳排放目标,制定可行的碳排放标准体系,进行直观量化的效果把控。
  从本市看,物流提质升级、降本增效仍面临诸多困难。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物流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技术创新及应用力度不够,物流与相关产业的匹配度不高。我市如何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物流的有机融合、如何推动物流系统化、智慧化建设,以及如何实现物流体制创新等任务仍十分艰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以强弱项补短板为原则,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新布局”;以新能源新材料应用为突破,探索物流绿色发展“新路径”;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打造智慧物流“新引擎”;以物流与产业融合为方向,强化物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新作用”;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抓好“七大主要任务”,做好“十大重点工程”,为鄂尔多斯市打造“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贡献物流力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物流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物流规划、政策扶持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增效,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系统协调,共同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一体化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物流联动能力,深化物流与煤炭、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鄂尔多斯市重点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促进传统物流升级改造。在煤炭物流、新能源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高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牧区物流、应急物流、网络货运、多式联运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数字赋能、智慧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引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物流智慧化发展步伐,积极进行物流新基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和应用。特别是在“数字陆港”、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联系统等方面开拓创新,以科技赋能促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
  绿色低碳、安全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物流体系,有效实现物流节能减排,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高效应急物流体系,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节 总体定位
  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交通、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构建服务内蒙古、联动晋陕宁、对接京津冀、辐射全国、链接欧亚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绿色、更为智慧发展。将鄂尔多斯市打造为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中的物流核心区;我国北方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发展先行区;我国物流降本增效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物流基地。以鄂尔多斯市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为契机,着力促进物流与世界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供应链物流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将鄂尔多斯市打造为全球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羊绒现代绿色智慧供应链中心(详见附图1)。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枢纽引领、设施完善、畅通互联、安全高效、智慧共享、绿色低碳的高质量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主要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较快增长、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5%左右,物流市场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到2025年,全市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5%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物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5%左右,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新突破。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到2025年,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约4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0公里,形成“四横五纵一环”铁路主骨架路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8万公里,形成“八横十五纵一环四十二出口”的公路网络新格局;民用机场总数达5个,其中包括1个面向国际国内的航空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自治区级物流枢纽以及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物流节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物流基础设施互联成网。“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智慧程度显著提高、绿色水平引领全国。“数字陆港”、智慧物流园、无人分拣、无人配送、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网络货运、散改集等一批物流新基建、新设备、新模式获得快速发展,物流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物流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充换电站、加氢站、循环包装、托盘共用、逆向物流等绿色物流设施设备和运营模式发展在我国北方处于领先地位。
  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企业达到160家,其中3A级以上(含3A级)物流企业达到10家,4A级以上(含4A级)物流企业达到4家,形成以“头雁型”龙头企业为主、“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市场主体体系。冷链物流、应急物流、城乡配送、电商物流、国际物流等专业物流获得长足发展。实现对肉类、水产、蔬菜等重点冷链食品的全链条闭环追溯管理。
  第三章 空间布局
  聚焦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禀赋和基础设施条件等优势,以“降本增效”为总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要抓手,以“智慧绿色”为价值引领,促进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健康发展,形成“四通道、三枢纽、一张网”的空间布局(详见附图2)。
  第一节 畅通“四通道”
  构建“两纵一横一沿黄”综合物流通道,创造鄂尔多斯“通边达海”区位条件,实现与周边地区核心城市高效畅通,引领鄂尔多斯在呼包鄂地区崛起。一是包鄂榆通道,北起包头,经鄂尔多斯至陕西榆林,纵贯鄂尔多斯东部。该通道向北是鄂尔多斯与蒙古国、俄罗斯联系的对外通道,向南是鄂尔多斯与关中城市群联系的主通道。通道主要包括包西铁路、包神铁路、包鄂高铁、鄂榆延高铁、高速公路S46、普通国道G210和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等。二是鄂尔多斯中部通道,北起于乌拉特前旗,纵贯鄂尔多斯中西部,南至榆林靖边。该通道能加强中西部片区与主通道的联系,带动中西部片区不断发展。通道主要包括浩吉铁路和普通省道S215等。三是呼鄂银通道,东起呼和浩特,经鄂尔多斯,横贯鄂尔多斯中部,向西连接至银川。该通道向东串联呼包鄂、京津冀两大城市群,是鄂尔多斯重要的出海通道。通道主要包括东乌铁路、高速公路G18、普通国道G109和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等。四是沿黄通道,东起呼和浩特,经鄂尔多斯东部、北部,向西连接至银川。该通道能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鄂尔多斯发展提供新动能。通道主要包括包兰铁路、巴拉贡至独贵塔拉铁路、高速公路G6、S24、S31、G110、G512等。
  第二节 建设“三枢纽”
  重点建设国家及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工程,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核心,以自治区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以全市其他物流各级节点为支撑的物流体系。一是依托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产业集聚区等建设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并积极申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二是依托特色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人口密集消费地区市场等建设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三是依托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建设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基于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物流基础良好、区域物流支点作用突出的旗区,建成服务枢纽经济能力强、区域产业链组织中心功能全、对主要通道衔接和“泵血”作用突出的物流枢纽。
  第三节 完善“一张网”
  构建设施紧密互联、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现代物流枢纽网络。优化铁路网布局,加快鄂尔多斯铁路干线建设,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推动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设施与物流枢纽功能对接、联动发展。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着力升级“沿边路”、打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完善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辅助、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建设。推动机场货运设施改造升级,探索新建支线机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形式和支线航空货运模式创新。完善城乡物流网络节点,补充县、乡(镇)、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扩充农村物流“毛细血管”,提升全市物流枢纽网络的末端承载能力,畅通市内物流微循环。强化物流枢纽与物流通道连接,支持物流枢纽间加强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设施联通、平台对接;建立枢纽信息联通机制,协同开展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城市配送等业务;提高物流枢纽规模化、组织化、体系化运作水平。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快物流枢纽建设  促进枢纽经济跨越发展
  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和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建设,提升枢纽一体化组织运营能力,充分发挥枢纽资源要素集聚效应和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培育要素齐全、流通高效、业态创新、聚合力强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申请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大市场、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格局。以伊金霍洛物流园(包括札萨克物流片区和伊金霍洛旗煤炭物流片区)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建设鄂尔多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并加入国家物流枢纽联盟。加强物流节点设施联接,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整合存量设施,补齐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转运设施、绿色智慧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市场化运作,培育形成优势互补、业务协同、开放高效的物流枢纽运营主体,提升枢纽组织运营、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能力。
  申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开拓经济新增长点。以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等商贸核心区和农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选择需求旺盛、布局集中、条件成熟的冷链物流设施群和冷链物流基地运营主体,创建功能设施完善、业务特色鲜明、组织运营高效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发挥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组织中枢功能,加快冷链物流与现代农牧业和医药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建设,做大做强物流枢纽经济。依托东胜区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伊金霍洛旗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以及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乌审旗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打造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区域物流支点作用突出的自治区级物流枢纽。统筹枢纽与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枢纽间的协同合作与互联成网,发展枢纽偏好型、关联型、紧密型产业,带动区域内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能源物流、绿色智慧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保税加工、金融创新等枢纽平台服务功能。
  第二节 完善物流通道体系  推进通道经济快速发展
  以“连接大动脉,打通物流道,畅通微循环”为着力点,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联动优化的物流通道体系,打造 “两纵一横一沿黄”物流大通道,形成“融入呼包乌,辐射晋陕宁”,干支结合、内畅外联的综合运输网。
  加快铁路网建设,推动高铁物流和散改集新业态发展。加快形成“四横五纵一环”铁路主骨架路网新格局。按照新建线路和改造提升既有线路相结合的思路,推动建设高速铁路、完善干线铁路、补充专用线路,形成“横纵互联、环环相通、通江达海”的铁路集疏运网络格局,通车里程约达4000公里。推动实施鄂榆延高铁、包鄂高铁、呼鄂城际新建项目,包银高铁续建项目,完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高速铁路主通道,强化呼包银榆鄂地区联系。加快推进干线货运网铁路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和具有资源开发性的铁路建设,形成14条货物外运通道和15条干线,提升物流通道运输能力和铁路干线互联互通效能。加快铁路专支线建设,打通铁路干线连接“最后一公里”,畅通铁路干线运输通道“微循环”,实现对重点煤炭资源及规划矿区的100%覆盖,提升路网通达深度、覆盖范围和服务效率。探索高铁快运发展模式。依托高铁列车运输优势,开发时效快、品质优、标准高、全天候的“高铁+物流”货运产品。在鄂尔多斯高铁站周边预留高铁快运基地建设条件,服务呼包鄂榆城市群及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推广实施铁路大宗物资货运“散改集”模式。
  构建内畅外联、高效通达的公路运输网络新格局。按照“提升等级,完善路网,打通断头路”建设思路,加快国道、省道、县道改造升级,提高道路等级,形成“八横十五纵一环四十二出口”公路网新格局,通车里程突破2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00公里),构建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农村公路、物流园区公路互为补充的公路物流通道。加快完善“四横五纵四联”高速公路网,重点从推动跨区域高速通道建设、构建完善高速骨干网、补齐西部地区高速网短板三个方面着手,提升各旗区高速公路覆盖水平。规划形成“五横十纵”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包括普通国省干线、部分重要的地方干线及县道。重点推动沿黄地区路网建设,支撑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消除“断头路”,打造衔接顺畅的干线网;加速升级改造,提升干线公路服务质量。优化公路出入口布设,规划建设4座黄河大桥、9个出口通道,形成“四十二出口”的干线公路出口布局方案,提升公路网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强物流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物流园区运输通道。
  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探索空港物流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1个面向国际国内的航空枢纽,加快建设4个服务区域出行的通用机场,形成以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为中心、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民航运输体系。以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为目标,拓展鄂尔多斯机场枢纽功能,加快构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枢纽集疏运体系。积极推动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通用机场建设,适时实施鄂托克前旗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积极探索航空创新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和通航城市,构建覆盖中亚、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网络,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围绕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枢纽,发挥枢纽集聚能力,探索空港物流发展新模式,推动形成航空产业集群,促进航空枢纽功能与区域经济完全融合,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发展特色运输方式,完善管道运输网络布局。依托15条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着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稳定的供应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安全高效的现代煤炭管道输送网,推动能源物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服务矿产资源运输的红庆河—独贵塔拉锦泰精细化工园煤浆管道输送项目、服务固废运输类的废渣(灰)管道输送项目、服务煤矸石回填的管道输送项目,建设里程189.7公里(见表1)。
  表1 重要物流通道
  类型 建设任务
  铁路 一是加快形成“四横五纵一环”铁路主骨架路网新格局。“四横”包括独贵塔拉—四眼井—大塔—大院东、锡尼—塔然高勒—东胜—准格尔、乌海—东胜—准格尔和上海庙—嘎鲁图—新街—红进塔—马栅等工程;“五纵”包括蒙西—三北羊场—新上海庙、乌拉山—锡尼—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靖边/定边、临河—锡尼—浩勒报吉—靖边/榆林、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和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大饭铺—马栅等工程;“一环”即呼包鄂榆城际轨道交通环工程,包鄂榆高铁—呼包高铁—呼鄂城际环线。
  二是强化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和具有资源开发性的铁路建设,形成14条货物外运通道和15条干线。
  三是加快铁路专支线建设,打通铁路干线连接“最后一公里”,畅通铁路干线运输通道“微循环”,实现对重点煤炭资源及规划矿区的100%覆盖。
  公路 形成“八横十五纵一环四十二出口”公路网新格局,通车里程突破2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00公里),构建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农村公路、物流园区公路互为补充的公路物流通道。
  航空 将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打造成为面向国际国内的区域性枢纽,完善集疏运体系。积极推动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通用机场建设,适时实施鄂托克前旗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
  管道 重点推进服务矿产资源运输的红庆河—独贵塔拉锦泰精细化工园煤浆管道输送项目、服务固废运输类的废渣(灰)管道输送项目、服务煤矸石回填的管道运输项目,建设里程 189.7公里。
  第三节 推进物流数字转型  实现智慧物流创新发展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加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技术装备应用,加大数字化物流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公共领域物流信息全方位感知能力,提高智慧化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使现代物流智慧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补齐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物流数智化水平。全面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以数智化促进我市物流提质升级。运用物联网技术,加快货、场、载运工具、物流器具等物流要素数字化赋能,建立数据通道;提高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建设一批智慧陆港、智慧口岸、智慧园区、智慧仓库等设施。 
  加强智慧化技术装备应用,推动物流智慧化建设。推进新型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企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引导企业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形码(BC)、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智慧终端技术;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分拣技术、智能搬运技术、自动立体库技术、智能货运与配送技术等智慧自动化技术;推动专业化配送中心(网点)配备机械臂、智能机器人等智慧化设备,推广在城乡末端网点运用无人仓、无人机等设备;完善智能快件箱和自提柜、智能充换电站、无人快递服务站等末端功能。
  充分挖掘物流大数据价值,实现物流信息共建共享。支持企业建立物流业务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开展数据“上云”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挖掘、分析、应用物流大数据,提升企业精益化运营水平。推动物流大数据中心、智慧物联平台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安全高效的物流基础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集运输、仓储、金融等多方信息的公共“物流数据池”,推进物流数据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建共享。
  第四节 坚持绿色低碳环保  引领绿色物流提速发展
  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以“双碳”战略引领绿色物流发展,创新发展绿色物流园,推动使用新能源载运工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绿色数字化物流新生态,助力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整合城乡高效配送,发挥绿色配送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城乡物流配送资源,调整完善物流配送网点布局,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推动绿色配送平台建设,促进快递物流提质发展。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先进配送组织模式。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配送车辆。支持配送全链路中使用标准化、减量化、可循环利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推动包装回收再利用。
  适应“双碳”目标约束,创新发展绿色物流园。通过绿色能源、能效优化、资源循环、碳中和数字化等应用,全力推动绿色仓储、绿色配送、绿色包装、绿色协作的全链路可持续发展,形成物流全链路绿色减碳能力。全方位降低物流体系碳排放,使用绿色能源代替物流园区中传统能源的消耗,引入新能源特种设备和充电终端,持续提升园区的运营能效和电气化水平;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打造绿色物流园。
  普及新能源载运工具应用,推动物流设施绿色化发展。合理布局充换电站、充电桩及制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制定新能源载运工具使用的优惠政策,推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等新能源重卡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普及。推动物流设施绿色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仓库屋顶光伏发电、冷库节能技术、节能灯、电动叉车等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降低仓储耗能,推动原有仓储设施的绿色化升级改造。
  第五节 发挥物流联动效应  强化物流与产业的融合
  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科技赋能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传统能源产业,推广应用新兴产业,做强做优产业链,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以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物流基地。
  推动物流与农牧业深度融合,助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围绕肉牛、奶牛、阿尔巴斯白山羊、奶制品、辣椒、沙棘和螺旋藻等主要农牧产品,健全生鲜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物流体系,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牧业物流骨干网络和末端网络建设,推动农牧业物流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村牧区物流体系。
  推动物流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升级。着力打造集煤炭储存、装卸集散、煤质化验、采购配送、中转交易和煤炭洗选提质混配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能源化工物流中心,促进国内外煤炭及煤化工企业战略合作。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煤炭储备基地。构建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互补的专业化煤炭物流综合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企业与煤化工企业深度合作,提升煤炭供应服务能力,助力建设国家大型综合能源化工生产输出基地。
  推动物流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广袤的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全力打造“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建设与之相配套的管网运输通道,通过电缆中心输送氢能和电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集交易、仓储、运输、分拨、配送、信息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新能源物流基地。
  推动物流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新兴产业,整合生产服务型物流资源要素,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创新供应链协同模式,提升物流与产业链融合度,加强产业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物流业务整体外包比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物流与商贸业深度融合,优化供应链管理效能。依托东胜区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加快物流与商贸业的联动发展。鼓励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物流服务深度嵌入供应链体系,提升市场需求响应能力和供应链协同效率。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功能,构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协同平台、交易平台、贸易服务综合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鼓励电商服务站点与物流服务网点共建共享。
  第六节 努力抓好国际物流  建设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物流,提升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内外有机联动、多运输方式协同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提高服务国内国际市场能力。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促进以高附加值保税货物为核心的业务功能延伸。推进保税产业体系发展,利用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所,持续完善综保区、航空口岸配套功能区建设,发挥我市在能源、羊绒、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提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产业规模。
  建立跨境电商贸易物流新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以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鄂尔多斯综保区和鄂尔多斯空港跨境营销中心为依托,打造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构建与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向保持同步或适度超前的航空货运体系。加快发展国际寄递物流服务,增强进出境邮件、快件及货物的国际集散能力。培育壮大一批本土跨境电商物流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全链路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枢纽,布局建设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为外贸企业提供通关、仓储配送、展示交易、退换货和售后维修等服务。
  探索班列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中欧班列网络布局,提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物流集散和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探索符合市场化运作规律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拓展中欧班列高附加值适运货源,创新“班列+”多元价值链方案,加大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班列等定制化班列开行组织力度。力促中欧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
  第七节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聚力融入双循环新格局
  以鄂尔多斯市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羊绒等世界级产业为引领,加快形成产业优势,努力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全方位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推动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详见附图3)。
  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努力提升鄂尔多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国家骨干物流运行网络中的作用,促进与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业务协同。强化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物流网络中的骨干地位,充分发挥东胜区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伊金霍洛旗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以及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乌审旗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的核心作用。完善物流基础节点建设,提升区域分拨配送服务,发展城乡高效配送,提高农村牧区物流服务效能,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撑供应链体系畅通运行。优化产业产能布局,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新发展动能,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聚力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提高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努力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合作,持续加强与港澳台交流合作,努力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大作用。
  持续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在国际大循环中的竞争力。推动与沿海港口的深入合作,优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推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建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做强综合保税区,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加强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国、越南等主要贸易国的经贸往来,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扩大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羊绒等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不断优化进出口货物品类结构,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通过完善国内物流网络和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构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安全稳定发展,塑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鄂尔多斯经济新竞争优势。
  第五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为契机,加速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按照“业态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思路,鼓励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产业链集聚,促进我市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绿色化、智慧化、网络化,为物流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见表2)。
  表2 各旗区物流基础设施发展重点
  旗区 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布局 发展重点
  东胜区 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煤炭物流、煤化工产品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等基础设施
  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 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商贸物流、煤化工产品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基础设施
  准格尔旗 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农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
  鄂托克旗 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煤化工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
  乌审旗 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承载区域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农畜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
  康巴什区 -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基础设施
  达拉特旗 -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商贸物流等基础设施
  鄂托克前旗 - 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
  杭锦旗 - 重点发展煤炭物流、煤化工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
  重点提升煤炭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煤炭物流提质升级。重点提升伊金霍洛物流园、靖源煤炭物流园区、联创煤炭物流园区、荣通煤炭物流园区、内蒙古上海庙鄂西物流园区、杭锦旗塔然高勒煤炭物流园区和乌审旗图克煤炭物流园等煤炭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煤炭物流提质升级。完善煤炭物流体系建设,加大煤炭运输“公转铁”力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炭大宗商品供应链数字化发展,通过大数据连通供应链上下游,促进产业降本增效。
  有序建设煤化工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煤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大路产业园、独贵塔拉产业园、乌审旗图克煤炭物流园区、伊金霍洛物流园等建设煤化工物流基础设施,促进煤化工产业集群式发展,增强鄂尔多斯市煤化工产品输出能力。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物流基础设施,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围绕各类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以及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嘎鲁图汽配物流园区、鄂尔多斯铁路物流基地和东胜建材仓储物流园区等建设装备制造物流基础设施,促进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速我市经济新业态发展。
  着力建设快递和电商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全力保障与服务民生。结合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围绕东康阿城市核心区着力建设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万基物流园区、宏业快递物流电商园区和鄂尔多斯汽车工矿商贸物流园区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商贸物流水平,全力保障与服务民生。
  大力建设绿色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物流园区。大力建设绿色智慧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碳交易与价值链优化,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园区的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打造自治区绿色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样板”。充分利用鄂尔多斯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业务,促进传统煤炭行业向新能源转型,为我市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发展注入新活力。
  专栏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内容
  1.重点提升伊金霍洛物流园、靖源煤炭物流园区等煤炭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煤炭物流提质升级。
  2.依托大路产业园、独贵塔拉产业园、乌审旗图克煤炭物流园区、鄂尔多斯铁路物流基地等建设煤化工和装备制造物流基础设施,促进我市经济新业态发展。
  3.着力建设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万基物流园区、宏业快递物流电商园区和鄂尔多斯汽车工矿商贸物流园区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全力保障与服务民生。
  4.大力建设绿色智慧物流基础设施。
  第二节 推进物流区域协同工程  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
  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物流协同发展。优化市域物流网络和枢纽节点布局,提升物流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的协同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物流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
  推动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物流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平台。依托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包头保税物流中心、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等三地有利条件,推进三市口岸通关一体化,拓展区域“大通关”辐射范围,并积极谋划呼包鄂乌自由贸易区申报工作。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优势,以现代物流、航空、综合保税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将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打造成全市综合物流枢纽和对外开放集聚区。依托鄂尔多斯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建立能源化工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能源化工物流中转基地。建立与周边毗邻地区重大交通规划的衔接协调机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管理,全力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及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物流重点合作事项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完善市域物流网络,加快实现物流基地产城融合。依据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优化完善市域物流网络,形成服务煤炭、新能源、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等的层级合理、互联互通的物流集疏运体系。围绕鄂尔多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乌审旗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伊金霍洛旗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和东胜区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开展物流园区产城融合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集群与城市功能融合,促进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探索发展“客运+货运+邮政寄递”、“网络平台货运+农村物流”、“特色产业+农村物流”等城乡物流服务新模式,研究制定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标准体系,形成“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使农商互联更加紧密,产销衔接更加顺畅,不断助力丰富城乡市场供给、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专栏2:物流区域协同工程重点内容
  1.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平台,包括:打造通关一体化平台、做大做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搭建辐射呼包鄂榆的煤炭物流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城市群物流协作运行机制。
  2.围绕鄂尔多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乌审旗生产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伊金霍洛旗空港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和东胜区商贸服务型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临空经济,开展物流园区产城融合示范项目。
  3.统筹规划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探索发展“客运+货运+邮政寄递”“网络平台货运+农村物流”“特色产业+农村物流”等城乡物流服务新模式,研究制定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标准体系。
  第三节 全力打造多式联运工程  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完善综合运输枢纽设施,构建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大宗物资运输实现“公转铁”,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
  加快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推动公铁联运、陆空联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服务“双循环”。依托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铁路物流园区,形成集约经营、协调发展的多式联运集疏运系统。与天津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等华北重要港口合作,建设连通相关港口的内陆无水港,提升联运效率。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依托鄂尔多斯航空口岸发展陆空联运,提升口岸辐射能力,打造面向欧亚的陆空联运集疏运体系。完善多式联运全程服务规范,引导企业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大力推行“一单制”联运服务。鼓励企业深耕细作,积极拓展商品车、冷藏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式联运市场,不断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企业联盟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
  优化煤炭运输组织,推动“公转铁”模式转变。打通铁路干线运输通道,提升铁路干线互联互通水平,提高铁路通达能力,重点包括:畅通浩勒报吉北矿区集运线、新上铁路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段、蒙西工业园至三北羊场铁路、大路西至马栅铁路、东乌至包兰铁路联络线(东乌铁路至惠农铁路专用线工程)。依托通道能力强、末端循环好的干支协调、互联互通的铁路集疏运网络,推动煤炭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进公路货物长距离运输向铁路转移,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鼓励煤炭运输企业采用散改集、甩箱运输、网络货运、多式联运等组织新模式。在浩吉、准朔、新准、准东、大秦、唐包、朔黄等重要铁路通道上开展铁路点对点运输,实现煤炭运输高效化、绿色化。力争达到《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年—2025年)》提出的 “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目标,建设国家煤炭主产区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
  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促进物流提质增效。建设公铁、铁水煤炭运输示范节点工程,探索打造鄂尔多斯至京津冀地区东西向运输的公铁联运示范节点工程和鄂尔多斯煤炭通过铁路运输至华北地区各大下水港后经海运运输至华东及华南各沿海城市的铁水联运示范节点工程。整合既有区域机场、铁路、公路货运站场设施资源,推进配载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设施装备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促进物流提质增效。
  专栏3:多式联运工程重点内容
  1. 依托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铁路物流园区打造现代化多式联运物流园区;与天津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等华北重要港口合作,建设连通相关港口的内陆无水港;依托鄂尔多斯航空口岸发展陆空联运;完善多式联运全程服务规范,引导企业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大力推行“一单制”联运服务;加快培育一批多式联运经营企业。
  2.畅通浩勒报吉北矿区集运线、新上铁路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段、蒙西工业园至三北羊场铁路、大路西至马栅铁路、东乌至包兰铁路联络线(东乌铁路至惠农铁路专用线工程)。
  3. 推动煤炭运输组织模式创新,鼓励煤炭运输企业采用散改集、甩箱运输、网络货运、多式联运等组织新模式。在浩吉、准朔、新准、准东、大秦、唐包、朔黄等重要铁路通道上开展铁路点对点运输,提升煤炭运输高效化、绿色化。
  第四节 大力培育智慧物流工程  催生物流发展的新动能
  推动物流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打造智慧物流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数字陆港”项目,为自治区打造绿色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提供鄂尔多斯经验。
  强化物流产业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提升智慧物流核心数据驱动能力,加强数字计算和分析,实现智慧物流应用,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车货配载、车路协同优化、风险识别管控、市场需求预测、客户关系管理等模式创新,促进企业智慧物流全程优化运筹决策能力,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普及智慧物流应用场景,推动智慧物流企业发展。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发展,促进货运行业市场主体智慧化、网络化转型。围绕智慧物流应用场景,推进园区智慧化改造,建成一批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网络化、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的智慧物流示范园区;积极推进能源化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运作高效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探索增设一批基于智慧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引领鄂尔多斯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智力引擎载体。
  推广“数字陆港”模式,促进煤炭物流智慧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智慧陆港建设,为自治区打造绿色智慧物流产业集群贡献鄂尔多斯新发展理念。集成发展新能源重卡与数字化甩箱产业基地,大力推广“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运营模式,采用数字化标准集装箱运输煤炭,在运输环节上实现零碳排放,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率。
  专栏4:智慧物流工程重点内容
  1.建成一批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网络化、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的智慧物流示范园区。
  2.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运作高效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积极推进能源化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
  3.大力发展“数字陆港”,积极探索基于智慧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
  第五节 努力推动绿色物流工程  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聚焦鄂尔多斯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自治区首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战略定位,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抢抓新能源规模发展窗口期,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打造绿色物流园,实现物流绿色低碳转型。
  建设绿色物流园,打造高耗能产业转型“样板”。以绿色低碳推进存量升级,以高端示范引领增量转型。扎实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光伏(风机)+储能+充换电”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现“风光氢储车”同场运行,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物流园。借助园区内产业共生网络,实现园区内二氧化碳零排放。积极推动煤炭物流零碳化转型,推广一批绿色物流项目在东胜、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应用。
  充分发挥物流服务功能,抢抓新能源规模发展窗口期。积极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货运配送车辆,科学布局新能源车辆充换电站和加氢站等,培育一批积极发展应用新能源技术的骨干货运企业。全面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年-203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工作要求,推进“新能源+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化氢源保障,优化加氢网络布局,合理布局园区、城区加氢站。依托伊金霍洛旗、东胜氢能装备双基地,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氢能产业对物流的联通带动作用,实现物流要素各环节的新能源转型。
  专栏5:绿色物流工程重点内容
  1.推动煤炭物流零碳化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陆港,探索在东胜、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建设一批绿色物流推广应用项目。
  2.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货运配送车辆,科学布局新能源车辆充换电站和加氢站等。
  第六节 全面推进城乡配送工程  完善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加强城乡公共配送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大力促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健全城乡寄递物流体系,打通城乡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双向平衡发展,建立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配送系统。
  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推动城乡配送服务升级。依托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积极引导物流园区、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及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城市货运配送体系。建立健全以旗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苏木级农村物流服务站、嘎查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农村牧区配送网络,补齐农村物流和农牧产品物流短板。发挥综合物流园区及物流产业集聚区带动作用,加强旗区之间、城乡之间网络衔接,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通道”,促进城乡双向流通。
  优化城乡配送站点布局,发展共同配送。优化各级快递网点布局,重点支持建设公共性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快递站点、社区存取点、智能快递柜、无人驿站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等。完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站点,重点推进苏木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加强与等级货运站和四、五级客运站联合共建站点,同时,整合利用村商贸超市、村级电商站、农资供应点等各类资源,实现村级配送服务全覆盖。引导各类配送企业、快递企业、邮政等通过共建共用快递网点,开展共同配送等形式整合物流资源,提升作业效率。促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发展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等末端配送模式。
  发展电商物流,打通城乡配送“末梢循环”。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示范作用,促进大型电商物流企业本地建仓,提升电商快递配送效率,实现城市核心区下单“同日送达”,旗政府所在地下单“次日送达”。建设覆盖全市的电商物流快递产业集群,打造农村牧区日用品和农资统采分销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农产品上行、日用品统采分销体系建设,拓展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各旗县的区域性电商产业园、中转分拨中心、智能投递设施,强化电商物流末端服务能力,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模式,探索货运公交模式,构建完善的城乡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牧区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专栏6:城乡配送工程
  1.2025年前,在全市建成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县乡村三级高效物流配送体系。2022年底前,全市9个旗区分批次建成县级分拨中心。2023年底前,全市51个苏木乡镇分批次建成乡镇配送中心。2024年底前,全市736个建制村村级配送服务全覆盖。
  2.“十四五”期间全市建成快递服务站500个以上,提高城乡末端投递效率。继续推动智能快件箱建设,新增智能快件箱300余组,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城区。
  3.打造农村牧区日用品和农资统采分销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农产品上行、日用品统采分销体系建设,拓展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模式,探索货运公交模式。
  第七节 加速推动冷链物流工程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与农牧业发展格局相匹配、与消费需求相契合、与现代流通方式相适应的现代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冷链物流与农牧产品、医药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协调发展。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冷链设施,改造一批存量冷链设施,提升一批智能化冷链设施。构建集产地预冷、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全程可追溯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
  推动农牧业冷链物流发展,构建农牧业供应链物流协同联动运营新模式。以农畜产品优势特色主产区为核心,围绕绒山羊、细毛羊、肉羊、生猪、奶业、瓜果蔬菜、小杂粮、螺旋藻等主导特色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物流保供与支撑作用,推进冷链物流嵌入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完善田头预冷、移动冷库等产地冷链物流保障,鼓励建设公共型外租冷库、绿色节能冷库、具备流通加工能力的冷库或冷藏设施,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冷藏车、低温物流箱等标准化设备,改善前端和末端冷链设施装备条件。打通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打通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牧产品冷链配送平台,逐步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无缝对接。
  积极申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西部优质肉类和乳制品生鲜农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业务辐射和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功能,引导大型农牧产品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等向基地集聚。发挥骨干基地的干线运输、快速调运等组织核心功能,建设现代冷链物流骨干网,强化农牧产品、医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网络高效协同衔接。
  探索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模式,促进冷链物流创新发展。探索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培育发展直供大型电商、连锁商超及消费终端的冷链物流业态和配送体系,发展社区电子菜箱、智能菜柜等蔬果零售模式。围绕高铁集装箱冷链、航空冷链等,创新冷链物流干支配衔接模式,打造一批冷链物流高端服务品牌。
  专栏7:冷链物流工程重点内容
  1.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冷链设施,改造一批存量冷链设施,提升一批智能化冷链设施。
  2.加快完善田头预冷、移动冷库等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村级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150个左右。
  3.培育发展直供大型电商、连锁商超及消费终端的冷链物流业态和配送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牧产品冷链配送平台。
  4.加快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第八节 加快建设应急物流工程  增强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推进实施应急物流工程,建立煤炭保供体系,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煤炭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构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发挥蒙西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支撑作用,提高煤炭保供能力。建立煤炭保供保障体系,细化指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以伊金霍洛物流园、新街站、查汗淖站、红进塔东站、马栅站、点岱沟站、四道柳站、大路西站、何家塔站、东胜东站、罕台川站、罕台川北站、马场壕站、点石沟站、乌审旗南站、阿如柴达木站、上海庙站、棋盘井站等为依托建设煤炭应急物流中心,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保障应急煤炭运输通道,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高效精准响应能力。加强应急储备、中转、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关键物流设施清单,以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为核心,其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节点,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应急物资仓储体系。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利用高效、共享互通的智慧化应急物流系统,保障高效精准响应应急物流需求。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网络在应急物资配送中的作用,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快、用得上”。积极应用无人机和无人车等“无接触”技术装备,完成特殊时期、特殊区域的应急物资配送任务。
  健全应急物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构建协调统一、调度有序、应急迅速、保障有力的市、旗县、苏木乡镇三级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制度,采取科学手段全面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政府主导,选择一批“能力强、规模大”的物流配送公司签订战略联盟,作为应急配送的主力军,保证特殊时期物资配送渠道畅通。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增强全员应急防范意识。
  专栏8:应急物流工程重点内容
  1.以伊金霍洛物流园、新街站、查汗淖站、红进塔东站、马栅站、点岱沟站、四道柳站、大路西站、何家塔站、东胜东站、罕台川站、罕台川北站、马场壕站、点石沟站、乌审旗南站、阿如柴达木站、上海庙站、棋盘井站等为依托建设煤炭应急物流中心,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保障应急煤炭运输通道,打造国家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先行区。
  2.以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为核心构建应急物资仓储体系;建设智慧化应急物流系统;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网络在应急物资配送中的作用;积极应用无人车和无人机等“无接触”技术装备。
  3.选择一批“能力强、规模大”的物流配送公司签订战略联盟,作为应急配送的主力军,保证特殊时期物资配送渠道畅通。
  第九节 开展产业物流提质工程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物流基地的优势和作用,促进物流与煤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商贸业等融合发展,构建扁平高效供应链体系,加快物流设施设备升级和业态模式创新,围绕“降成本、专业化、提效率”的目标,在更高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重塑生态友好型煤炭经济,推进煤炭物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市生态友好型煤炭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引入一批5G、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高科技物流项目,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矿山物流领域的应用,打造现代煤炭绿色智慧物流网络,实现互联网+仓储、运输一体化体系。大力支持企业推广应用数字甩箱运营模式,采用集装箱拉运煤炭,推进“新能源+散改集+智慧物流”的煤炭运输新模式,实现“能耗双控”经济发展双重目标,推动煤炭运输绿色创新。
  构建风光氢储供应链,助力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全力推进鄂尔多斯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利用新能源资源和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优势,推动光伏组件、风机装备、电池等产业在鄂尔多斯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提高服务一体化水平,加速新能源产业向上下游拓展,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供应链发展转变。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提高供应链现代化服务水平。围绕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标志性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聚焦全产业链,联动产区、园区,整合制造业物流服务核心要素,建立公共型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平台、信息平台和组织体系。重点推出供应链物流整体外包服务,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端制造业物流服务,“量身定做”的定制化物流外包服务等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示范。
  打造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商贸物流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以项目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发展,加大商贸物流领域建设项目投资,集中打造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形成商贸物流产业集群。鼓励商贸企业、物流企业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股权投资等方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物流服务深度嵌入供应链体系,提升市场需求响应能力和供应链协同效率。发展“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新模式,鼓励批发、零售、电商、餐饮、进出口等商贸服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合作,优化业务流程和渠道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服务。
  专栏9:产业物流提质工程重点内容
  1. 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市生态友好型煤炭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引入一批5G、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物流项目,推进“新能源+散改集+智慧物流”的煤炭运输新模式,打造现代煤炭绿色智慧物流网络。
  2.推动光伏组件、风机装备、电池等产业在鄂尔多斯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提高服务一体化水平,加速新能源产业向上下游拓展,构建风光氢储供应链。
  3.围绕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标志性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4. 以项目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发展,打造商贸物流产业集群。鼓励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新模式,鼓励商贸服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合作,优化业务流程和渠道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拓展智能化、网络化服务。
  第十节 推进物流企业培育工程  提升物流发展内生动力
  促进物流市场主体培大育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快物流企业创新升级,鼓励物流企业向综合化、一体化、网络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鼓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重点培育、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大物流行业品牌培育力度,支持物流企业提升评级。“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3A级以上(含3A级)物流企业10家、4A级以上(含4A级)物流企业4家。鼓励传统物流企业整合业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增强核心能力,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企业互动协作、优势互补,组建以资源整合、利益共享为核心的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扶持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展“专、精、特、新”特色服务,满足多样化物流需求。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扶持创新型物流企业。重点支持物流企业在新技术应用、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嵌入式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领域积极创新。鼓励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发展,支持申报“网络货运平台A级企业”。 
  加大招商优惠力度,引进优质物流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构建平台企业业态体系,加大对5A级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制定支持高端优质物流企业落地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我市物流行业发展壮大。引导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大宗商品领域的“链主型”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联动。
  专栏10:物流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内容
  1.支持物流企业参与A级物流企业、诚信企业、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等评级,鼓励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申报“网络货运平台A级企业”。
  2.“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3A级以上(含3A级)物流企业10家、4A级以上(含4A级)物流企业4家。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鄂尔多斯市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筹推进与政策指导,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助力鄂尔多斯市物流高质量发展;市直有关部门要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细化分工,强化责任,修订完善物流促进政策,完善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各项规划任务落地见效;各地方要落实配套政策,积极推进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开展试点示范项目,总结经验,强化协调配合和信息互通,形成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落实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鄂尔多斯市支持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继续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放宽物流相关领域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实现注册、变更、注销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物流园区内铁路专用线的核准备案审批流程;优化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大对配送车辆便利通行的支持力度,提高物流网络配送效率;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政策落实,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延续实施“六税两费”顶格减免;在网络货运平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等领域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引领创新氛围、减少无序竞争。
  第三节 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地方性物流法规制度,为物流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推进物流地方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市场统一;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物流行业安全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物流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节”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积极建立完善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物流的统计监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物流统计、规划设计、企业评估、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用地保障。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发展物流,确保物流用地长期稳定;积极采取长期租赁、先出租后出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土地,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优先保障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自治区级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重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大各级财政对物流发展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和各旗区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物流降本增效;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对发展条件好、带动作用大的示范物流园区,加大投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探索适合物流发展特点的新型信贷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强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保障。加大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水、电、气供应;推进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和5G移动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物流企业的通讯需求。
  第五节 做好人才培养
  坚持产才融合、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体系。打造良好就业条件,创造有利于物流人才发展的环境;加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教育,提高物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成立鄂尔多斯市物流决策咨询专家库,为物流发展献智献策;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坚持政府引才与企业引技共同发展,不断壮大创新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477-8588066
办公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党政大楼B座10楼
网站标识码:1506000061        备案/许可证号: 蒙ICP备09000939号-3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86号